主日崇拜當注意的幾件事
文宣部
【衣著整齊】
主日崇拜是敬拜神的聚會。如果說外出作客或聽音樂會尚需注重自己的衣著,來禮拜堂敬拜神豈不更當有得體的穿著?不管是信徒還是
慕道朋友,都當在衣著打扮上體現出對神的敬畏和個人的涵養。一 般說來,男士若能穿深色西裝似較合宜;女士則可以落落大方為原則。濃妝艷抹、佩戴過多的首飾、奇裝異服、穿超短裙或暴露的衣
服來禮拜堂都是不合宜的。依照季節的變化及年齡等因素決定衣著 自然是合乎情理的。另一方面,倘若男士不穿西裝做禮拜,是否就不要來了?切記,中國人購物講究包裝和款式,神所看重的,卻是
人的內心。存著誠實、清潔的心參加主日崇拜,遠比衣著更為重要 。而那種以衣貌取人的態度,更是與聖經的教訓背道而馳的。
【按時出席】
我們都認同與朋友約會遲到或失約是不禮貌的。但願我們也能認識到作為一個基督徒而言,做禮拜遲到甚至不參加或許也表明了某種
不敬虔的心。許多人初到加拿大,深感這裏謀生不易,但在禮拜天 打工卻應盡力避免。也愿主加添我們的信心,使我們在困境裏能夠
更加仰望祂的恩典。如同每日必需吃飯睡覺一樣,參加主日崇拜應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。如果是慕道朋友,也應為著禮拜堂的
秩序和氣氛做個守時的人。另一方面,這也體現出個人的涵養和禮貌。
【回應合宜】
主日的證道是傳講神的話語,而非演講。因此在證道結束後,不應以鼓掌來回應。詩班獻詩是獻給神的。獻詩者應以頌贊、祈禱的心
去唱詩,會眾也應以此心去聽。切不可把獻詩當作表演或欣賞一段合唱曲。會眾讀經時,應與大家同步、同聲,盡量避免自己的聲音過大、過小或過快、過慢。禱告結束時,應以
"阿門" 回應。禮拜 結束時,牧師祝福後,會眾開口回應 "阿門"
是領受從神而來的祝 福的表示。"阿門"乃 "誠心所願"
之意。奉獻是基督徒的義務和權利。非基督徒若出於慕道的熱誠要奉獻,也當明白奉獻的意義。 因為奉獻是獻給神的,而不是來禮拜堂聽道的費用。
【言行有禮】
不論一個禮拜堂是華麗還是簡陋,在裏面做禮拜都是在敬拜神。在禮拜堂裏交頭接耳,東倒西歪是不合宜的。甚至從中國人的觀念看
,做禮拜時翹二郎腿也當避免。試問在一位聖潔、崇高、大而可畏 的神面前翹著二郎腿,豈非有不敬之嫌?對新朋友應熱情、有禮,
不要使他們有被冷落之感。第二次、第三次來的雖不再被稱為 "新朋友",實際上還是很"新"的。如果每個人在崇拜後都能與不熟
悉的人打打招呼,交談幾句,則不失為增進家中溫暖氣氛的一個好 方法。基督徒之間的關係是主內的弟兄姐妹,彼此間以某弟兄、某
姐妹相稱也很親切、溫暖。但對自己的長輩,雖然與他們的關係仍 是主內的弟兄姐妹,但卻不宜將弟兄、姐妹當作稱謂。試想若家母
信主,本人豈可廢棄原本的稱謂而以姐妹相稱?至於教會的中、青年人之間,若慕道朋友占相當比重,彼此互稱姓名或某某先生、某某太太似無不當。但後者略顯疏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