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經是什麼?

-- 本文摘自 基督教神學網 信仰問題解答 允刊登 --

Agus

Apocrypha, the New Testament 次經,新約
新約次經是指早期教會託聖經作者之名而寫的書,它們被拒於正典之外,但像舊約次經(Apocrypha, the Old Testament{\LinkToBook:TopicID=146,Name=Apocrypha, the Old Testament})*一樣,「次經」一詞其實不是指不真實,或多餘的意思,後人稱之為次經,只表明它們與正典是不能相提並論而已。

大體上,新約次經可分作以下幾類︰

福音書。這類作品大部分能保存下來,其中有些部分,還可能是當時真實的口傳資料呢!包括希伯來人福音、埃及人福音,和彼得福音。其他像馬吉安福音、十二使徒福音及多馬福音,則是為支持異端思想而寫的,特別是諾斯底主義(Gnosticism{\LinkToBook:TopicID=508,Name=Gnosticism})*。此組作品的第三類,則是為滿足一般人的好奇而寫,像耶穌的童年、受苦,以及復活後的生活。這些作品內容荒誕,而道德水準也較低下,屬於這類的有亞拉伯文的童年福音、木匠約瑟的歷史、馬利亞受難傳,以及尼哥底母福音的後半部。這些作品多是一世紀到五世紀寫成的。

行傳。次經中的行傳,最重要的是彼得、保羅、約翰、安得烈和多馬等行傳,多數是二世紀末寫成。其內容有些是參照使徒行傳輯成,有些言行很可能是真實的,但大多數是憑空想像。保羅行傳不算太離譜,但其他就是為支持異端之作了。

書信及其他作品。最出名的要算革利免一書及偽巴拿巴書;其他像保羅致哥林多人書、保羅致老底嘉書都價值不高。新約次經亦有仿效啟示錄之預言來寫的。

現知新約次經作品,數量達五十多本;有些是整本保存下來,別些則只餘斷稿殘篇,有些更只知其名,經卷不復見。1946年在埃及勞梭(Luxor)以北三十哩發現的尼.哈瑪地(Nag Hammadi)藏書,大大增加我們對新約次經的了解,它包括三十七卷全書,和五篇殘稿,全是用埃及古語(Coptic)寫成。新約次經對中世紀的影響,至今仍可在歐洲大教堂的壁畫,和彩色玻璃窗畫看得到。

另參︰次經,舊約(Apocrypha, the Old Testament{\LinkToBook:TopicID=146,Name=Apocrypha, the Old Testament}); 使徒後期教父(Apostolic Fathers{\LinkToBook:TopicID=154,Name=Apostolic Fathers}); 諾斯底主義(Gnosticism{\LinkToBook:TopicID=508,Name=Gnosticism})。

參考書目︰
J. Hervieux, What are Apocryphal Gospals(ET, 1960);M. R. James, Anecdota Apocrypha(Cambridge, 1893, 1897); idem, The Apocryphal New Testament(1924); C. Tischendorf(ed.), Evangelica Apocrypha(Leipzig, 1853).
楊牧谷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Apocrypha, the Old Testament 次經,舊約
舊約次經一詞,來自希臘文(ta apocrypha,原意是「隱藏的事物」),包括舊約與新約次經兩部分,但多數是指舊約次經而言,若是指新約時代成書的次經,多要特別說明。舊約次經被收入希臘譯本的舊約,但在希伯來版本卻沒有。非希羅化的猶太人不承認它們是正典,它們在教會的地位時隱時顯。拉丁文武加大譯本(Vulgate,屬於舊約的一部分;但在近代英文版本,有時它們自成一組(如新英文聖經),置於舊約與新約中間;有時就完全被摒諸於外。舊約次經的書目,分別是以斯拉續篇(上、下卷)、多比傳、猶滴傳、以斯帖記補編、所羅門智慧書、便西拉智訓、巴錄書(另附耶利米書信)、三童歌、蘇撒拿傳、比勒與大龍、瑪拿西禱告文,以及馬喀比書(上、下卷)。

教會是透過希臘猶太教(特別是亞歷山太)接受舊約次經的。七十士譯本(Septuagint{\LinkToBook:TopicID=1071,Name=Septuagint (
LXX’)})*除了以斯拉續篇下卷外,全部包括在內,並且看它們與舊約其他正典有同等地位。敘事體的次經(以斯拉續篇、多比傳、猶滴傳,和馬喀比書)是混入正典內編排,放在歷代志到以斯帖記、智慧書等之內;而瑪拿西禱告文則放在詩篇之後;三童歌、蘇撒拿傳和比勒與大龍(合稱作「但以理附篇」),則與但以理書合成一書;希伯來文版本的舊約就完全沒有。

同樣地,以斯帖記補編與以斯帖記是同屬一書,巴錄書與耶利米書信,則與耶利米書放在一起。以斯拉續篇(希臘文作以斯得拉)其實包括兩卷書︰一書是輯錄歷代志下、以斯拉及尼希米記一部分,不過三1∼五6這部分卻是它獨有的;二書則來自以斯拉及尼希米記。

這組作品成書的日期,大約是從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後一世紀;較準確地說,應該是公元前二百年到公元後七十年,亦即是在教會與猶太教分裂之前。在這個時候,舊約的正典已經成立,但仍然有人認為某些晚期作品具有舊約正典的地位,是屬於「聖卷」(Writings)的範圍。有些次經是用希伯來文寫的,如便西拉智訓引言一部分,作者的用意大概就是想被接納為正典了;有些則是用希臘文寫(如︰馬喀比書下卷),可是連當時說亞蘭文的猶太人也不接納它們。後來希伯來文的舊約正典終於確立了(約在主後一百年),文士抄聖經時就不再抄次經了。但希臘版本的次經仍然留存下來,因為早期教會仍然採用它們。原來早期教會用的舊約聖經是七十士譯本{\LinkToBook:TopicID=1071,Name=Septuagint(
LXX’ )七十士譯本}*,七十士譯本內有什麼書,他們就全部接受,對個別書卷的審訂,還是後來的事情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約作者並沒有引用舊約次經,他們是否也覺得次經的地位可疑呢?大量引用次經的是教父,尤以羅馬的革利免和亞歷山太的革利免為然。有學者認為,早期教父常引用次經來論證道成肉身,及神的道(等同耶穌基督)和智慧等。教義是引致猶太人完全棄絕次經的原因。

直到四世紀,教會慢慢接受七十士譯本內每一卷書均為正典。希臘和拉丁教父如愛任紐(Irenaeus{\LinkToBook:TopicID=644,Name=Irenaeus})*、特土良(Tertullian{\LinkToBook:TopicID=1150,Name=Tertullian})*、居普良(Cyprian{\LinkToBook:TopicID=334,Name=Cyprian})*等更是無分軒輊,正典與次經均以同等地位來引用。但從四世紀開始,許多希臘教父開始劃分希伯來文的正典,和用希臘文寫的次經了,較突出的有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(Eusebius of Caesarea{\LinkToBook:TopicID=425,Name=Eusebius of Caesarea})*、亞他那修(Athanasius{\LinkToBook:TopicID=166,Name=Athanasius 亞他那修})*、敘利亞的區利羅(Cyril of Syria, 315∼86)、伊皮法紐(Epiphanius,約315∼402)及拿先斯的貴格利(Gregory of Nazianzus,約329∼90)等。這時的耶柔米(Jerome{\LinkToBook:TopicID=653,Name=Jerome})*是個學識淵博的人,他與東方教會接觸較多,又精通希伯來文;他認為一定要把希伯來文的舊約與其他書卷分別出來,於是引入「次經」一詞來指後者。他說希伯來文的舊約是「正典的書」(libri canonici),而次經則是「教會的書」(libri ecclesiastici)。但除了幾個教父外〔如︰希拉流(Hilary)和魯非諾(Rufinus)〕,很多西方教父仍然接納次經為正典,其中以奧古斯丁(Augustine{\LinkToBook:TopicID=171,Name=Augustine})*為著。
東方教父的看法比較不一樣,他們仍有好幾個世紀是接納次經的。到了耶路撒冷會議(1672),他們接納多比傳、猶滴傳、便西拉智訓,和所羅門智慧書為正典,其他則不然。

改教時期,教會全面檢討她的傳統,對中世紀教會的舊約尤具批判性,改教大師決意跟隨希伯來文版本的聖經,將所有次經拒於正典之外。但馬丁路德譯聖經時,卻收次經於聖經之末(除了以斯拉續篇外),並在「前言」上說︰「閱讀它們是有用和有益的」,但他明顯地不以次經和正典有同等的地位。日內瓦的聖經譯者則承認,「它們對歷史知識及好行為是有幫助的」。英國聖公會的三十九條(Thirty-Nine Articles{\LinkToBook:TopicID=1159,Name=Thirty-Nine Articles})*指出,次經能幫助教會認識生命和生活的好榜樣,「但不能以它們作教義的根據」。天主教的天特會議(Trent, Council of{\LinkToBook:TopicID=1176,Name=Trent, Council of})*亦把次經收在正典內(除了以斯拉續篇),這議案亦為梵諦岡第一次會議(1870)接納。在英國,1611年版本的欽定本雖有次經在內,後來清教徒在英漸漸得勢,在韋斯敏斯德信條(Westminster Confession{\LinkToBook:TopicID=1230,Name=Westminster Confession})*指出,次經只是人的著作,地位不能與正典相比,這個決定為絕大多數更正派教會接納。英國聖經公會有一原則,就是不會發行包含次經在內的聖經版本,因此我們今天讀到的聖經,就沒有次經在內了。

今天次經的地位又怎樣呢?對基督教來說,它與正典的地位是明顯地劃分開來的;但隨著十九世紀研究聖經的工夫逐漸深入,學者愈來愈發現它們有不可或缺的價值。從舊約到新約,中間有一個中斷的時代,我們要明白新約不少的背景及思想來源,都要借助次經來填補空檔,其中尤以會堂的背景、永生觀念的興起、身體復活觀念的來源,以及耶穌時代各家各派的思想背景(如法利賽主義等等),對我們了解新約經文(如︰可十二18∼27;徒二十三6∼9等),提供了不少幫助。此外,使徒時代許多重要的思想,在新約都沒多少背景資料可供參考,如猶太的律法、善行、源自墮落的罪觀,以及末世論等,這些題目卻是次經較多論及的。我們不會再把次經當作正典來讀了,但要深入明白新約思想,次經的研究仍是不可缺少的。

另參︰次經,新約(Apocrypha, the New Testament{\LinkToBook:TopicID=145,Name=Apocrypha, the New Testament}); 正典(Canon{\LinkToBook:TopicID=254,Name=Canon}); 聖經(Scripture{\LinkToBook:TopicID=1063,Name=Scripture})。

參考書目
R. H. Charles, The Apocrypha and Pseudepigrapha of the Old Testament, vol. I(London, 1913); E. J. Goodspeed, The Story of the Apocrypha(Chicago, 1939); R. T. Hertford, Talmud and Apocrypha(London, 1933);B. M. Metzger,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pocrypha(New York, 1957); idem(ed.), RSV Apocrypha with Commentary(New York, 1965); R. H. Pfeiffer, History of New Testament Time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pocrypha(London, 1954), pp. 233∼522; C. C. Torrey, The Apocrypha Literature(London, 1963); H. Wace(ed.), Speaker’s Commentary, 2 vols.(London, 1888); ibid., Introduction, by G. Salmon, vol. I, pp. ix∼xlvi.
楊牧谷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Pseudepigrapha 偽經
偽經一詞由兩個希臘文合成︰pseud,偽造、假的;epigraphos,題名、書名,合起來是指錯誤地把某一作品算入某人之上。它和另一個詞的意義很接近︰pseudo{nymous,「偽名」。就如查理沃夫指出的,「學者只是指出其題目是『錯』的,至於作品本身,卻可能是無價之寶」。現在我們是以此名來指一組假借舊約或新約人物作為書名的作品。這些書雖借古人的名字來增加它的可信,本身卻為我們提供了很重要的資料,像猶太教的背景及基督教的起源等。

在主前三世紀到主後二世紀期間,有一大批猶太作品假借聖經重要人物的名字發表,學者把它們分作舊約偽經與新約偽經兩大類。舊約偽經又可分作六種體裁︰一、預言性(apocalyptic),如︰以諾書、以西結預言、以斯拉異象等;二、遺訓性(testament)︰十二列祖遺訓、摩西遺訓、所羅門遺訓等;三、舊約神話的擴充︰阿里斯提亞書(Letter of Aristeas)、以賽亞殉道及升天記、亞當與夏娃之書;四、智慧文學︰馬加比三書、四書、敘利亞門安德(Syriac-Menander);五、禱文與詩篇︰瑪拿西的祈禱、所羅門詩歌、雅各禱文;六、猶太─希羅作品之殘篇︰偽希臘詩人殘篇、悲劇作家以西結、釋經家阿立斯體亞等。

新約偽經的分類較不容易,多有介乎舊約與新約之間的,例如︰所羅門頌歌(Odes of Solomon)是聖詩集,很可能是一個由猶太教皈信基督教的人寫的,時間約在主後二世紀,按成書時間應屬新約,按其名亦有人編入舊約偽經內。除此之外,許多作品假借新約的重要人物發表,像馬利亞、保羅、彼得等,包括耶穌在內,此類作品被收入《新約次經與偽經》(New Testament Apocrypha and Pseudepigrapha, ed. by J. H. Charlesworth and J. R. Mueller, 1987)之內。

為什麼主前三世紀到主後二世紀有這麼多偽經及次經呢?原來這是當時的風尚,自覺獨得天啟的作者皆會借古諭今,動機是欺騙甚至是「狐假虎威」都沒有關係。真正的原因還算是高尚的。舉例說,尊敬聖經的偉人,紀念他們的言行對猶太文化及作者個人生命的正面影響,肯定古代聖經故事的現代價值,和需要填補他們認為是遺佚或不全的部分,以及因為相信啟示未完,要作補遺及解釋等。

正典聖經不是一部百科全書,裡面是否有部分與它的主題無關,都沒有提及;偽經與次經在某程度上能補上一筆,因此要得一個較全面或較平衡的圖畫,偽經是不能忽略的。

另參︰次經,新約(Apocrypha, the New Testament{\LinkToBook:TopicID=145,Name=Apocrypha, the New Testament}); 次經,舊約(Apocrypha, the Old Testament{\LinkToBook:TopicID=146,Name=Apocrypha, the Old Testament})。

參考書目
L. Aland, ’The Problem of Anonymity and Pseudonymity in Christian Literature of the First Two Centuries’, in The Authorship and Integrity of the New Testament(London, 1965); J. H. Charlesworth, The Old Testament Pseudepigrapha and the New Testament(Cambridge, 1985); idem and J. R. Mueller, The New Testament Apocrypha and Pseudepigrapha(Metuchen, NJ, 1987); L. R. Donelson, Pseudepigraphy and Ethical Argument in the Pastoral Epistles(Tu/bingen, 1986); E. J. Goodspeed, ’Pseudonymity and Pseudepigraphy in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’, in New Chapters in NewTestament Study(New York, 1937); B. M. Metzger, ’Literary Forgeries and Canonical Pseudepigrapha’, in JBL 91:3∼14.
楊牧谷